《别了!创安》………………作者:邱晓亮
走过一半的人生道路,岁月已在心中刻下痕迹,当这一天来临之际,又彷徨依依不舍了,多了期盼中的喜悦,更添了一份离别的伤感,即将告别生活工作五十载的地方,离开朝夕相处的同事和朋友,踏上最美夕阳红的下半场,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开启了人生另一个重要的阶段。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仿佛回到从前,看见红砖平房的子弟学校、烧原油炉子的教室、地窝子天窗的透亮、嘎石灯的明亮,夜幕降临大礼堂总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矿区中心广场上的灯光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新华书店的小人书总是爱不释手,夏天铁皮船的青年湖、冬季溜冰的二道沟,还有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等候收看《姿三四郎》和《排球女将》的期盼,就像一部时光机回放一样都历历在目。
生活就在不经意之间改变,出校门到自费学徒,跟着邬师傅学习选矿设备维护和修理,招工分配到东车间成为一名选矿工,下班前总要用掸子抽打掉身上的粉尘,用口罩纱布药棉擦拭鼻梁眼窝上的粉尘。想起坐着铰接式通勤车上下班的情景,日子就像车轮下的路在不断延展开来,颠簸不平的路面好像也在诉说着自己的过往。一切都是那么不尽如人意,自我命运的改变,唯有用勤恳努力和不甘执着,再次拿起久违的书本,参加了成人考试,有幸能到青海大学学习建筑经济管理,在学习的路上越走越长,不断的用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
下岗分流让热闹时光一去难返,空置的楼房显得多余了,面对离开的工友,自己选择了留下,这是个人突破自我的选择,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因而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清贫简洁的生活懂得了内心的需求,少了对物质的欲望,多了对人生的思考,平静似水的日子成为人父,面对新生命又多份责任和相伴的愉悦,尽享岁月的静美,独览人生的画卷,想起《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一句话“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远方的架子山,依然耸立在苍穹之下,这里有挥洒青春的记忆,还有长眠于此的茫崖人,都凝结为永恒,成为一个时代的回忆。感谢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相逢,一切过往都成为最美好的记忆,全部装进行囊里在以后的日子回味,用一别两宽、各自相安,作为告别。
在这里祝创安弘基永固、华屋生辉、薪火相传。
在这里祝各位领导和同事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再见、创安!再见、茫崖!再见、青春!再会、朋友!
文中的所称:原油炉子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矿区用薄钢板制作燃烧半固体石油的冬季取暖物品;嘎石灯是老职工利用电石遇水释放可燃气体制成的照明物品;1960年6月矿区8-12马力的柴油发电设备供矿部夜间照明;1962年5月矿区办公楼和大礼堂竣工使用;1974年矿区至福区的24km的柏油路竣工通车;1979年10月“七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2万吨/年的选矿动工建设;1983年1.2万吨/年项目的配套工程生活区搬迁启动,年底电视差转台起播(数据摘自创安公司官网专题专栏中历史大事件)。
注:2023年7月读郭战魁《再见了,茫崖》有感。
2024年8月1日